;本书以文物为线索,讲述了收藏家的感人故事,讲述那些国宝在战乱年代的传奇经历:
;; 西周铜禁是珍贵的大型青铜器,目前存世仅三件:一件收藏于天津博物馆,另两件分别收藏于陕西考古研究院,以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933年,安徽寿县发大水,冲出来一件珍贵的战国楚鼎,辗转流传到天津,解放后入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20世纪20年代,清15万斤大库档案险些化为纸浆,罗振玉等收藏家,将他们抢救收藏到天津,在历经沧桑损失3万斤之后,它们终于回到当年的出发地——北京故宫。
1922年溥仪大婚用的十六只金编钟,1932年转移到天津,后来密藏在银行地下室里,躲过了和接收大员的追查索要;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的天,爱国银行家将国宝金编钟上交给国家。
50年代大炼钢铁,天津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废铜杂铁汇集点,工人们在炼铜厂的电解炉前,拣选出大批珍贵文物,如西都犁斛。
1980年,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成立。为庆贺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大学成立的*个文博专业,为方便师生的教学,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纷纷调拨馆藏文物给南开大学充当教学标本……
; ;;;时代的风云变幻,让这些文物拥有了不凡的身世。
;;; 收藏家化私为公的义举,让这些文物更加珍贵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