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近年来三星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考古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玉琮、玉璋、黄金面具等实物为依托,系统描述了古蜀文明三星堆的全貌,对中华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关系做了解码似的揭示,并对三星堆文化中的大量未解之谜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丝绸之路上的宝石,人类闪光的遗产,寻求永恒的存在,美与创造的世界,万代友好的纽带,敦煌:一个画家的梦。另外还收录了常书鸿的两篇文章:“敦煌莫高窟艺术”和“我与敦煌”。全书从敦煌艺术的渊源、发展与传播开始,兼及东西文化的相互作用与比较,同时也谈到两人的经历、志趣、理想与友情,对于读者了解、欣赏敦煌艺术有极大的助益。
本书主要包括:陈郁故居纪念馆、大沙河生态长廊及护水U站、大师刻痕——正红阳爱国主义教育馆、南山党建公园、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和内伶仃岛等内容。
本书从一个考古工作者的视角,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三星堆遗址从发现到文化命名的历史、三星堆文化的渊源与传承、三星堆文化的特质及其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和影响等。
本书通过三大石窟即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艺术巡礼,系统介绍了它们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包括现存的以及流失海外的艺术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是作者在艺术和美学上总结了其四十年来对中国宗教艺术的思考与在美学上的认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东西方文明交汇上,对东方艺术的美学思想和西方艺术在人文、历史等方面所做的思考比较,并非仅仅在艺术形式上的比较,更有深度,总结出中国佛教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