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性爱的形而上学、种属的生命、论本能和遗传、素质的遗传、论女人、论面相、论精神失常、心里散论、论命运。这些内容选自《附录和补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也是恒定的和天生的,没有谁可以改变这些。一旦发生违反性格的事情,都是因为人们在具体情形里错误认识自己所致。个人性格之间的道德差别可以比得上个人之间的智力差别,这种差别远大于巨人与侏儒、阿波罗神与特西特斯之间体貌上的差别。他还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了性别、性格的差异,赞同性格即命运。
本书精选海德格尔语段160余条,从“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五个方面,并附三篇论文,大致勾勒海氏思想的轮廓和话题中心,助力读者更好地入境原著,进入他深邃无涯、极富魅力的精神王国。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包括笛卡尔提出的六个沉思以及他对当时哲学家、神学家们对其六组沉思提出的反驳与答辩。采用的是原文呈现与作者根据自己的认识或疑问加入点评相结合的方式。附录部分附有法文第一版和一个英文翻译版。
十八世纪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狄德罗接受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的邀请来到彼得堡,之后两人进行了四十多次私人会面,持续近四个月。狄德罗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把叶卡捷琳娜看作是开明改革和建立公正社会的最后一线希望,叶卡捷琳娜则希望通过法制化和制度化来施行她的仁政。随着谈话的进行,叶卡捷琳娜不仅对自己的角色有了非常不同的认识,对狄德罗也有不一样的理解……
本书72讲,分为“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行为”“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圆满”四大部分。从瑜伽修习的角度,抽丝剥茧,深入浅出讲解了《瑜伽经》深邃的生活哲理,为广大瑜伽爱好者、东方哲学爱好者、热爱生命的身心修持者传递积极的生命哲学观。
本书由日本PHP出版社对德国备受瞩目的哲学家马库斯·加布里尔进行的访谈汇集而成。这位哲学天才就21世纪的各种世界性危机展开精简而深刻的论述,以哲学视角剖析当下社会所面临的价值、民主、科技、资本主义和表象等5大危机,为人们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启示。作者向人们揭示了AI人工智能时代、后真相时代、价值危机时代的困境,启发我们该如何重新看待世界,如何进行理性重构,并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下探寻应对与解决的可能方案。
本书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中国与琉球的历史关系,再现儒家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于琉球深刻的历史影响,将琉球国儒家文化认同研究置于坚实的实证考察基础之上。
《宽容》是一部人类“不宽容”史。叙述了人类的不宽容,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
本书是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留给世人的伟大著作。书中,奥勒留用一些道德格言和个人思考记录了其身居宫廷和面对乱世的深切感悟,影响和启发了无数人。
本书内容包括:高乃依悲剧中的权力欲与君权合法性;圣史与肃剧;何谓“恨世者”;罗恩施坦的巴洛克戏剧与古典;戏剧家格吕菲乌斯与被弑的君王等。
本书是一部研究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学术思想的专著,内容主要有:从较为新颖的角度出发,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给出系统的阐释,从而为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以维特根斯坦哲学为基础,考察他对“事实与价值”这一问题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澄清概念,深化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