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空中飞行的小百科。作为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作者解开了人们普遍好奇的关于航空旅行的各种秘密,并抒写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飞行故事和真实经历。从计划一次旅行,到结束航程走出航站楼,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航天科技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包括:火箭、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的原理、结构以及其起源和发展,并介绍了一些著名的航天事业、空间站、太空计划和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科技的发展。
本书介绍了50种具有历史性、代表性的航天器,涉及的航天器种类有运载火箭、探测器、飞船和空间站等,对这些航天器的诞生历史、设计特点、著名任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叙述。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无人机的定义与分类,多旋翼无人机的主要部件和飞行理论、组装、训练、应用、无人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无人机驾驶员的培训和考试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的飞天曙光;秘密工程“921”;挺进太空的蓝图;太空“婚礼”;铸造“神箭”;展开“神舟”双翼;千里挑一的选拔;不平坦的通天大道;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等。
本书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和航天爱好者的科普读物。全书集纳新华社有关载人航天,尤其是“神舟十二号”的新闻报道而成,反映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还原了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工程的全过程,歌颂了科技工作者和航天员群体的辛勤付出与优秀品质。作者为新华社国内部、军分社、摄影部、《瞭望》新闻周刊等部门报道载人航天事业的记者、编辑。
本书内容是集纳新华社有关火星探测工程,尤其是天问探测器的报道的科学普及读物。火星探测工程是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最新成果之一,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2021年4月24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揭晓,名称为“祝融”。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全程报道了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留下了丰富的、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产品。作者作为新华社央采中心科技口的记者,几乎参与了火星探测全流程的报道,通过梳理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到天问一号圆满通过日凌考验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火星探测的伟大成就和艰难历程。
本书通过对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无人机的相关技术、无人机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解读,带领读者重新认识无人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解读本身也在不断改变着。通过本书,您不仅可以了解无人机发展中的历史和趣事,还可以看到无人机给未来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