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中国古代民族的种类、形成、变迁以及民族冲突、融和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中华民族的组成及其文化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民族;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等。
书稿走近了“阿诗玛”,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了解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历史与文化,阐述并记录了撒尼人因其独特的历史源流、区域环境和生存发展,在衣食住行、婚丧习俗、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方面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撒尼文化,是一本能细致、深入了解撒尼文化的社科读物。
书稿是川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和“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系列丛书之第四辑,主要是该专业和研究基地三十余年来有关西南社会历史研究的回望。
本书围绕“成华区客家人”的主题,经过实地调查、访问,并参考、阅读大量文献之后,着重从成华区客家人的迁徙历史、风俗习惯、语言、建筑、饮食等方面对主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本书以西南地区重庆永川区松溉镇罗氏宗族为个案,在深入、长期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以历史民族志文本描述了罗氏宗族600余年的发展历史、变迁及当代的复兴过程,对宗族的形态、结构、权力、象征、衰微、复兴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质疑、补充、批评和修正当前宗族研究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书中不仅剖析了松溉罗氏宗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也从宏观上呈现了西南地区汉人社会中的区域民俗文化、宗族观念和实践,为认识地方文化、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理论依据。
本书稿从“足迹”“记忆”“生活”三个方面记述了腾冲白族与大理白族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文化传承与变迁。插入大量的图片,有一定的出版价值。能为白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对促进民族文化研究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