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用户,欢迎您! 读者登录 馆员登录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收藏

作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ISBN:978-7-5675-7615-5

本书在探讨批判传播学如何在回归马克思经典和批判性地检视中外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同时,通过对传播与学术公共性的重构,以及对具体阶级、性别和城乡关系等权力结构中的社会主体的传播实践和学术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

作者:

李苓[等]编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
ISBN:978-7-5690-2924-6

本书2010年出版第一版后,几年内已经重印五次。该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分总论(基本概念、经典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传播的系统论视野、传播的社会功能、控制研究、信息与符号研究、媒体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等章节。

作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21.07
ISBN:978-7-5158-3024-7

该书主要结合电商平台和传统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实际需求,讲解了新媒体平台的特点、软硬件需求,讲解了在企业中做好新媒体运营的具体方法等内容。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ISBN:978-7-5205-0421-8

“政协委员文库”丛书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我社重点图书项目,旨在宣传政协委员,并将其宝贵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该丛书将政协委员在各自领域的经历、经验、研究成果及作品等精华结集出版。本书是丛书之一种,对胡占凡委员多年来在新闻与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梳理、汇总。

作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ISBN:978-7-5598-1196-7

《媒介批评》第八辑的核心话题是人工智能,着重解读人工生命及其生命观,机器新闻写作,以及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未来的关系。稿件大多来自高校、媒体及文化批评领域的学者、研究者,既切近现实,又关注理论;既体现学术性,又兼顾可读性。

作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ISBN:978-7-5576-4461-1

本书作者讲解了新媒体运营的相关知识,包含基础篇和进阶篇。在基础篇中,作者对于新媒体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新媒体运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介绍了编辑工具;此后,作者按照不同的新媒体类型,讲解了一些基础的营销理念。在进阶篇中,作者从更高层次分析了新媒体经济价值,构建用户画像,整合资源,树立品牌,维护粉丝等内容。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ISBN:978-7-5690-0724-4

本书基于对中国传播符号学前沿的追问,访谈的对象均为传播符号学诸领域重要的顶尖学者,包括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世界符号学会前主席赫尔辛基大学的塔拉斯蒂教授等。围绕当前传播符号学将面临怎样的新局面?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今,传播符号学发展近20年,从最初如何发轫?引介者的学术转进、开疆拓土者的心路历程,他们遇到过哪些困难?他们如何看待传播学与符号学的关系集结成一部“传播符号学”学术前沿思想对话体文集。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
ISBN:978-7-5690-0369-7

本书跳出这一惯性思维模式,以这一轮传媒组织跨界整合特征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传媒组织模块化价值创新战略;并构建了相关概念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战略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作者:

曹漪那[等]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ISBN:978-7-5690-0208-9

本书以大数据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变革为背景,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当前数字技术条件下传统媒体微博客户端出现的传播失范案例,探讨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传播亟待更新的传播伦理,以期为今后的传播活动提供新的伦理规范。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ISBN:978-7-5614-9812-5

本书将经典的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理论用于对当今传媒的分析,特别针对性虐待案和电视布道中的道德话语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本书看来,对丑闻的社会和传播研究忽略了传媒的建构本质,所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公众叙述方式如何被生产出来。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ISBN:978-7-5690-0155-6

本书为论文集,内容包括:新闻传播、媒介批评、影视艺术、个案分析、媒介整合、认知传播。

作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ISBN:978-7-5166-2852-2

本书在虚拟世界主义理论的视阈下,开展全媒体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研究,从“生产流程”“话语体系”和“传播效果”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探索和分析。

作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ISBN:978-7-5166-1526-3

本书分为战略认识篇、危机应对篇、形象构建篇、建设治理篇,主要包括:中国已进入网络政治时代;网络政治大潮席卷全球;危机频仍:网络政治时代的新挑战;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纵横谈等。

作者:

但午剑[等]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ISBN:978-7-5614-8385-5

本书包括“把关人”研究及其理论的嬗变、网络传播的一般论域、以“网络推手”为个案的讨论、社会治理视角下网络“把关人”价值研究、建构多中心合作模式等内容。

作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ISBN:978-7-5166-1404-4

本书汇聚了自媒体达人们的运营经验和粉丝们的互动感受,分析了自媒体的传播特征、传播渠道,以及产业态势,奉献了一场自媒体众筹智慧的知识盛宴。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ISBN:978-7-5614-7925-4

该书从媒体经济学的视野与角度出发,将媒体的公关关系与其他主体针对媒体开展的公关关系工作联系起来,建构了一个公关关系学学科之下的分支子学科,在此体系中,除了第一部分“泛公关”是几乎所有与公关关系学科有关的基础外,另外两部分“传媒公关”与“公关传媒”都是由本书构架的。泛公关、传媒巩固与公关传媒三部分的研究既有分工又可合作,可以说为公关关系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者:

张诗婷[等]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ISBN:978-7-5614-7808-0

本书从形而上的视角探讨在移动互联技术驱动下,传统媒介应何去何从,如何适应互联网思维以及大数据思维。内容包括泛媒时代传统媒介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思路;泛媒时代图书媒介的转型等。

作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ISBN:978-7-309-10104-1

本书以大量案例为基础展开分析:在社会大变革中,传播行为如何动员、联合自由的个体,以形成具有一定行动能力的集体,从而促进社会团结与协商合作。

作者: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ISBN:978-7-5647-1427-7

本书试图通过对网络互动的考察,来探讨多样性的网络互动中网民自我意识的建构与呈现过程及其影响和作用。